哈图战“疫”,以“读”攻毒系列之一百三十|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“一书?一城 ”伴您同行(十三)

发布时间:2020-03-24

 有这样一段话感动了无数人
“哪有什么白衣天使,
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,
学着前辈的样子,
治病救人、和死神抢人罢……”
现推出哈尔滨市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活动“一书?一城”嘉宾“抗疫”作品系列之十三:汪小飞《我身边最美的女孩儿》。
 
 

       我身边最美的女孩
 
文/汪小飞
图/耕野
 
近日看到我的同事在朋友圈里发出一组他女儿感人的照片。年逾八旬的奶奶,用早年识字用过的老拼音一字一字地翻找,手拿放大镜,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书写对抗疫在一线孙女的惦念……
 

 

 
 
我看到后,非常感动。身穿防护服,双手笔划V型,胜利的标志的这位女孩就是八零后女医生李严,我与她父亲是一个单位的同事,又做过邻居。
李严与我儿子同龄,从小在一个幼儿园,可以说,我是看着她长大的。她是一个文静,内敛,一说话脸就红的小姑娘。如今,在抗疫第一线上,她身穿防护服,简直就是个女汉子。她1984年生人,2009年佳木斯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入哈尔滨市传染病院,在校期间入党。现为肝病科主治医师,疫情期间为门诊发热门诊医生。
 

 
2013年,爷爷去世后,李严一直陪伴着80多岁的奶奶起居生活。这次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,避免奶奶受到感染(因有老肺病史),也给刚手术出院的妈妈减轻负担,把奶奶送到姑姑家暂住,腾出自己专用的隔离性居室,也缓解了单位寝室的紧张状况。每天由爸爸给按时送来餐食,并打扫、消毒房间。多日不见,奶奶无时不挂念自己的孙女,鼓励她努力工作的同时,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并通过视频千叮咛,万嘱咐,要专心工作。
 

在连续工作的同时,李严还要挤出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统一备考。这个乐观的女孩说:“经过这次战役,我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,真正体会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价值所在。”有人说,最难的是坚持,最苦的是等待,最美的是奉献。此时此刻,你也许正在陪父母聊天,亦或与孩子嬉戏……但是,有一个群体正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,他们都是最美的战士。
 

 
作者简介:
汪小飞,“一书?一城”多期组织协调者。
现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、理事。
1976年分配到秋林公司工作,毕业于哈尔滨文学院、黑龙江省省委党校经营管理本科毕业。先后在秋林食品厂和秋林集团办公室任副主任、档案室副主任、史志办负责人、秋林商厦书记等职务。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首批修志人员和黑龙江省省级档案评审员、黑龙江省浩源地方文献博物馆馆员。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、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会员。近四十余年,一直从事秋林历史文化的研究,并担任秋林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,主编十余部秋林历史、和人物书籍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2015年至2019年度工作中表现突出,获得“优秀会员”称号。
 
哈尔滨市图书馆“一书?一城”项目组
联系电话:0451—86690624
QQ邮箱:2252654905@qq.com
通信地址: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49号
(声明:本文已经作者本人授权,内容为作者观点)
 
供稿:“一书一城”项目组 陈云梅
审核:袁晓宇